查看:
6827
|
回复:
5
|
仪表放大器输入RFI保护(转载自ADI)
|
|||
|
发表于2017-09-07 16:41:18
|
显示全部楼层
1#
电梯直达
在实际应用中,必须处理日益增多的射频干扰(RFI),对于信号传输线路较长且信号强度较低的情况尤其如此,这是仪表放大器的典型应用,因为其本身具有共模抑制能力,所以该器件能从较强共模噪声和干扰中提取较弱的差分信号。但有个潜在问题却往往被忽视,即仪表放大器中存在的射频整流问题。当存在强射频干扰时,集成电路的内部结点可能对干扰进行整流,然后以直流输出失调误差表现出来。 仪表放大器输入端的共模信号通常被其共模抑制的性能衰减了。但遗憾的是,射频整流仍然会发生,因为即使最好的仪表放大器在信号频率高于20 kHz时,实际上也不能抑制共模噪声。放大器的输入级可能对强射频信号进行整流,然后以直流失调误差表现出来。一旦经过整流后,在仪表放大器输出端的低通滤波器将无法消除这种误差。如果射频干扰为间歇性,那么它会导致测量误差,但无法被觉察到。 对于仪表放大器的器件级应用需进行适当的滤波,通用方法如图1所示。在此电路中,仪表放大器可以是数种器件之一。仪表放大器前相对复杂的平衡RC滤波器负责执行所有高频滤波。仪表放大器则通过其增益设置电阻(图中未显示)设置为应用所需的增益。注意,该滤波器针对CM(R1-C1和R2-C2)以及差模(DM)信号(R1+R2和C3与串联的C1-C2并联)提供完全平衡的滤波。如果R1-R2和C1-C2匹配不佳,VIN处的某些输入共模信号将转换为仪表放大器输入端的差模信号。因此,C1和C2的匹配精度至少应达到5%。此外,R1和R2应该采用1%金属薄膜电阻,以便帮助实现这一匹配精度。此处假设VIN引脚处的源阻抗小于R1-R2,并且相互匹配。在此类滤波器中,所选的C3应该至少比C1或C2 (C3》10C1, 10C2)大10倍,以抑制因R1-C1和R2-C2时间常数不匹配所引起的CM-DM转换而导致的杂散差分信号。 假设C3 >> C1,由此得到CM滤波器带宽为1/2R1?C1,而DM滤波器带宽则大约为1/4R1?C3。总体DM滤波器带宽应至少为输入信号带宽的100倍。滤波器元件应对称安装在具有较大面积接地层的电路板上,并且应该靠近仪表放大器的输入端,以便获得最佳性能。图2显示了一系列适合各种不同仪表放大器的此类滤波器。RC元件应根据不同仪表放大器进行定制,具体如表中所示。选择这些滤波器元件是为了实现低EMI/RFI灵敏度和低噪声增长的合理平衡(与无滤波器的相应仪表放大器相比)。要测试配置的EMI/RFI灵敏度,可以向输入电阻施加1 V p-p CM信号,如上所述。当AD620等常用仪表放大器在增益为1000下工作时,20 MHz范围内观测到的最大RTI输入失调电压漂移为1.5 V。在AD620滤波器示例中,差分带宽约为400 Hz。 除了元件数较少之外,去除电阻后,基于扼流圈的滤波器还具有低噪声特性。不过,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共模扼流圈。上文图3所示电路中使用的扼流圈是Pulse Engineering B4001。G = 1000时,DC至20 MHz范围内测得的最大RTI失调漂移为4.5 V。针对该滤波器,用户既可以采用B4001等现成扼流圈,也可以自行构建扼流圈。线圈的平衡非常重要,因此建议使用双线。当然,磁芯材料必须能在预期频带内工作。注意,与图1中的RC系列滤波器不同,单纯的扼流圈滤波器不提供差分滤波。可以选择添加差模滤波功能,即在扼流圈之后的第二级添加图1中的R1-C3-R2连接。 采用X2Y®电容的共模滤波器 G1和G2引脚在器件内部相连。X2Y电容的内部板结构形成一种集成电路,具有一些有趣的特性。从静电角度来看,三个电节点构成两个电容,这两个电容共享G1和G2引脚。制造工艺会自动严格匹配这两个电容。此外,X2Y结构包含有效的自动变压器/共模扼流圈。因此,当共模滤波器使用这类器件时,与类似RC滤波器相比,高于滤波器转折频率的共模信号衰减幅度更大。因此,通常无需电容C3,进而节省了成本和电路板空间。图5A所示为传统的RC共模滤波器,而图5B所示为采用X2Y器件的共模滤波器电路。图6比较了这两种滤波器的RF衰减性能。 |
|||
|
发表于2017-09-08 08:36:31
|
显示全部楼层
3#
是否方便给个ADI原文的链接,想把这个文章保存下来以后也留作参考。 然后你的这个三端电容木有货了…… |
|||
|
发表于2017-09-11 17:54:46
|
显示全部楼层
6#
THX
|
|